傷寒
總括 傷寒之候有多般,一概推詳便覺難;面目俱紅時噴涕,氣粗身熱是傷寒。
脈法,《難經》曰︰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浮澀而緊為傷寒。
傷寒傷風何以判,寒脈緊澀風浮緩。傷寒惡寒風惡風,傷風自汗寒無汗。陽屬膀胱並胃膽,陰居脾腎更連肝。浮長弦細沉微緩,脈症先將表裡看。
凡論脈息,若早晨小,至晚反大,病為未愈;若早晨大,至晚反小,病欲愈。所謂大則病進,小則病退也。
《內經》曰︰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日傳二經病名兩感,兩感於寒者則不免於死矣。第大人與小兒病原治法雖相去不遠,然用藥不可太熱,蓋小兒系純陽之體。仲景云︰春氣融和,夏氣炎熱,秋氣清涼,冬氣凜冽,此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冬受寒毒之氣,其即時而病者,頭疼身疼肌熱惡寒,此為正傷寒。(自批︰傷寒一日在太陽,腰脊頭痛不可當;二日陽明胃家熱,目痛鼻乾眠不得;三日少陽傳膽經,胸脅疼痛耳聾鳴;四日太陰脾受病,腹滿咽乾傳裡應;五日少陰腎家病,口燥舌乾煩渴定;六日厥陰肝經盡,舌卷囊縮傳裡症。)其不即時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致春夏陽氣發生,則寒毒於陽氣相搏於榮衛之間,其病與冬時即病無異。但至春而發名曰瘟病,至夏而發名曰熱病。陽熱未盛,寒為所製,故病為溫。陽熱已盛,寒不能製,故病為熱,此均謂之傷寒也。又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非時而有其氣,病無長幼率相似者,此俗謂之天行是也。小兒感冒寒邪者,多因乳母解脫衣服,飲食起居不避風寒,或夏秋之間天氣盛熱,乳母當風取涼,致風寒之氣傷之,是以亦病傷寒也。然小兒是患此,口不能言其致病之由,脈不能診其必然之理,但只煩啼發熱而已,視之其不可盡心乎?故初得之時,以虎口指紋之紅色驗之。長而童稚,則以一指按其三關,按左手人迎之緊盛而斷之,斯得之矣﹗
陶節庵曰︰凡症有頭痛惡寒,皆是傷寒,無則皆非也,何則?傷寒惡寒,傷食惡食,理固然也。惟在冬時,惡寒殊甚,蓋冬時為正傷寒,寒風猛冽,觸之者惡寒殊甚。其餘時月,雖惡寒亦微也。蓋冬時之氣寒,腠理微密,非辛溫不可,故以桂枝等藥治之。然風與寒常相因,寒則傷榮,惡寒頭痛,脈浮緊而無汗,則用麻黃湯開發腠理,以散邪得汗即愈。
風則傷衛,頭痛惡風,脈浮緩而自汗,則用桂枝湯先塞腠理以發邪,汗止即愈。
《經》曰︰甘辛發散為陽者是也,若夫榮衛俱傷,又非此二湯所能治也,須大青龍湯。然此湯太峻,亦有可代之者,其非冬時,有惡寒頭痛之症,宜羌活沖和湯,辛涼之劑兼表裡以和之,兼可代大青龍湯也。過此則少陽陽明二經,在乎半表半裡(肌肉)之間,脈亦不沉不浮,外症至陽明則有咽痛、鼻乾、不得眠之症,脈似洪而長以葛根升麻湯治之。在少陽則心脅痛而耳聾,脈見弦數,以小柴胡東加減而和解之。本方有加減法,此二經不從標本從乎中也,余常以小柴胡東加葛根、芍藥治少陽陽明俱病,如拾草芥,過此不已則傳陽明之本,為入裡矣,便作實熱治之。其外症悉罷,謂無頭痛惡寒,脈見沉實不浮,譫語惡熱,六七日不大便,口燥咽乾而渴,輕則大柴胡湯,重則大承氣湯選用。
《傷寒蘊要》曰︰凡小兒傷寒則怕寒,拘急,發熱,合為一,翕翕然在表,晝夜不止,直待汗出方解,其惡寒惡風,必偎人藏身,引衣密隱,鼻塞多涕,是為表症,宜微汗之,解肌湯、蕭氏小青龍湯、敗毒散之類。惡熱內實者必出頭露面揚手擲足、掀衣氣粗煩渴燥糞,是為裡症,宜疏利之,小柴胡湯、四順飲之類。若頭額冷、手足涼、口氣冷、面色黯淡、瀉痢青白,是為陰症,宜與溫之,五積散、理中湯之類。重者四逆湯主之。夾驚者因驚之時而又感風邪,或因傷寒發熱,以致熱極生風,是熱乘於心。心主血脈,心神易動,為熱所乘,故發搐也,慎勿與治驚之劑,宜疏解之,王氏薄荷散、人參羌活散之類,甚者抱龍丸主之。夾食者先傷於寒,後傷於食,或先傷於食,後傷於寒,以致發熱氣粗,口氣噯氣,肚熱腹脹,上熱下冷或大便酸 ,並宜解散,次與消導,甚則推蕩之,先用敗毒散,後用藿香正氣散加神曲、麥芽、棠 子、砂仁、香附之類。如不愈以大柴胡湯下之。
湯氏曰︰大凡小兒傷寒治法,周歲以前,熱輕者服惺惺散,周歲以後須急解表,微汗為妙,在一晝夜得汗方保無虞。今之醫士多不表汗,致令五六日不除,入於經絡,搏於血氣,變傳多症,或生驚風,漸致危篤,傷生害命,可不慎乎?然表裡不可不知,蓋表裡不分,汗下差誤。古人云︰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乃亡。傷寒有表症、有裡症、有半在表半在裡症、有表裡二症俱見、有無表裡症。然表者宜汗,有裡者宜下,在半表半裡者宜和解,表裡俱見,隨症滲泄,無表裡者,大柴胡湯下之。
其表症者發熱惡寒,身首俱痛,無汗、脈浮、項強、腰脊痛,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也,宜汗之。然傷寒發表,當隨病輕重而汗之。頭痛發熱兼驚,只用蔥白湯主之,甚則麻黃各半湯、解肌湯之類。
其表症惡熱不惡寒,手足心並腋下 汗出,胃中乾涸,燥糞細聚,潮熱大便結,小便如常,腹滿而喘,煩躁而渴,脈實而滑,內熱而譫語,此屬足陽明胃經也,宜下之,可用大小承氣並四順飲、洗心散斟酌而用之。
其在半表半裡者,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堅,脈沉細,是裡症,當下。其人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即當汗。
此兩症俱見者,仲景所謂半在表半在裡也,小柴胡湯主之。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脅下 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診其脈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此屬足少陽膽經也,宜和解之。其表裡兩症俱見者,病患脈浮而大,是表症,當汗,其人發熱,煩渴,小便赤,是裡症,當下,此是表裡症俱見,五苓散主之。又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是裡症,當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須當發汗,此是兩症俱見,即未可下,宜與桂枝湯。又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痛,是有表複有裡,仲景用桂枝加芍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或腹滿時痛,尺寸脈俱沉者,此屬足太陰脾經也,自利不渴當溫之,宜四逆湯、理中湯。
其無表裡症者,傷寒四五日,以後及至過經,無表裡症又無裡症,未可下,但非汗症,亦非下症者,皆用小柴胡湯,隨症加減用之。至十餘日外,用小柴胡湯不愈者,若大便堅看可下,則用大柴胡湯下之。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身微熱,此謂實也,宜當下大承氣湯;若不渴,不口燥、舌乾,而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此屬足少陰腎經也。
其表裡寒熱者,身大熱而反欲得衣,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宜先與溫膽湯。寒已,次以小柴胡東加桂以治其表。
又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宜先與白虎東加人參,熱除,次以桂枝麻黃各半湯。又厥陰症,脈浮緩者,必囊不縮,外症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若脈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縮,毒瓦斯入臟,宜承氣湯下之。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此屬足厥陰肝經也。然以表裡症內,似三陰三陽之症,而疏於各症之下,非所以盡備六經之大法也,當以活人書《傷寒論》為主,其瘧症亦與大方同,其暑症玉露散主之,亦與大方同,第劑分大小耳。《口議》有脫甲散,大能散熱扶表,真良方也。
附方
麻黃湯 見咳嗽症內。
桂枝湯 見驚風症內。
大青龍湯 桂枝 麻黃 石膏 杏仁 甘草 生薑 大棗
羌活沖和湯 蒼朮 白芷 細辛 生地 羌活 防風 茯苓 川芎 甘草
葛根升麻湯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
小柴胡湯 見諸吐症內。
大柴胡湯 見瘧疾症內。
大承氣湯 見痢疾症內。
解肌湯 干葛 桂枝 芍藥 麻黃 黃芩 甘草
小青龍湯 麻黃 赤芍 半夏 細辛 乾薑 桂枝 五味 甘草
敗毒散 見痢疾症內,或去茯苓用黃芩。
四順湯 當歸 大黃 赤芍 甘草
五積散 麻黃 蒼朮 陳皮 白芷 人參 茯苓 桂枝 桔梗 半夏 白芍 當歸 濃朴 川芎 乾薑 枳殼甘草
理中湯 見驚風症內。
四逆湯 附子 乾薑 甘草(炙)
薄荷散 金櫻 葛根 薄荷 甘草 骨碎補
人參羌活散 人參 羌活 赤芍 赤茯苓 柴胡 前胡 獨活 川芎 桔梗 甘草 蒼朮 枳殼
抱龍丸 膽星 天竹黃 雄黃 朱砂 麝香 甘草為丸
藿香正氣散 見積滯症內
惺惺散 見諸吐症內。
蔥白湯 葛根 芍藥 知母 川芎
桂枝麻黃各半湯 見瘧疾症內。
小承氣湯 大黃 枳實 濃朴
洗心散 麻黃 大黃 白芍 當歸 白朮 荊芥 甘草
小柴胡湯 見諸吐症內。
五苓散 見驚風症內。
桂枝湯 風驚風症內。
桂枝芍藥湯 桂枝 干葛 芍藥 大棗 甘草
桂枝大黃湯 桂枝 芍藥 大黃 甘草
溫膽湯 竹茹 枳實 半夏 陳皮 甘草 生薑
白虎湯 石膏 知母 人參 甘草 粳米
小建中湯 膠飴 桂枝 芍藥 甘草 生薑 大棗
玉露散 見霍亂症內。
脫甲散 柴胡 當歸 膽草 茯苓 人參 知母 川芎 甘草